《凱時尊龍人》內刊
標題 :騰訊馬化騰 :把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才讓我們走得更遠
---摘自經濟觀察網
導語 :與三年前被互聯網領域詬病的“騰訊所到之處 ,寸草不生”的情形相比 ,騰訊在做減法 。你無法選擇遇上怎樣的競爭對手 ,但你可以選擇成為什麽樣的競爭對手 。
6月16日 ,在“互聯網+”峰會上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 :“騰訊的定位是提供‘連接器’的基礎功能和組件 ,把服務和用戶連接起來 ,包括幫助企業和政府把龐大數據開放出來 ,解決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最後一公裏 ,讓更多的產業與用戶對接 。”
這意味著 ,騰訊會將自己更多地開放為一個平台 ,而通過連接產業鏈兩端來完成業務布局 。在騰訊的未來戰略中 ,雲 、地理位置的分享 、安全會作為重點 。通過提供這些服務 ,將更多企業的應用推向用戶 。而騰訊作為‘連接器’ ,將不會進入合作夥伴“擅長”的領域 。
與三年前被互聯網領域詬病的“騰訊所到之處 ,寸草不生”的情形相比 ,騰訊在做減法 。如馬化騰在央視財經《對話》欄目錄製現場所言 ,“要做‘互聯網+’首先得做減法 。也就是要放棄某一些領域 ,否則騰訊都自己做的話沒有一個合作夥伴來投資或願意和你合作 。”
一個企業對成功的認知 ,往往是從失敗開始的 。在馬化騰看來 ,騰訊對於未來的定義也是從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邊界開始 。
或許要感謝四年前的“3Q大戰” ,競爭對手發難,讓馬化騰開始反思何謂成功 。在寫給團隊的信裏 ,他說 :“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什麽改變 ,騰訊未來的發展中注入更加開放和分享的元素 ,我們將會更加積極的推動平台的開放 ,關注產業鏈的和諧 ,因為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 、最大的公司 ,而是受人尊重的公司。”
事實上,騰訊過去習慣於“全部都自己做 ,不給外界留任何機會” ,而且內部豐富的產品線也決定了騰訊的產品組合能力 。但經過很多領域的嚐試之後 ,騰訊發現 ,“糊裏糊塗的什麽都往前推 。這是不行的 。”
很顯然 ,很多產業之間的連接與融合 ,需要大量的線下資源 ,並非互聯網公司的基因和能力所能覆蓋 ,更重要的是 ,“溫室中的花朵無法與市場上風吹雨打的野生植物相提並論 。”用馬化騰的話說 ,這是一種選擇 ,對於我們不擅長的“我們做出了取舍 ,未來以開放的方式去呈現” 。
隨之而來的一係列並購結束了互聯網世界的跑馬圈地時代 ,資源正在少數幾個巨頭身邊匯聚 。騰訊投資的五八同城 、滴滴打車和大眾點評 ,都選擇與競爭對手合並 。目的是把有限的資源聚集到一起覆蓋更多的市場 ,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 。“騰出手來 ,做更有建設性的事情” 。
對於並購 ,馬化騰拿出的不隻是錢 。“我們一個很樸素的想法 ,我們在這個合作的過程抱著一種我們把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的思想 ,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你成長起來了 ,我們也成長起來了 ,你失敗了我們這個平台也失敗了 。”
目前 ,在騰訊開放的業務平台上 ,除了58這樣的獨角獸企業 ,也有很多小型創業公司進入騰訊的平台 。“首先是做好自己 ,把自己定位清晰之後 ,很多機會真的自己冒出來了 。要不然你沒有新技術 ,沒有契機 ,光靠資本推動是不夠的 。”
相比三年前 ,馬化騰認為騰訊剛剛拿到移動互聯網這艘大船“站票”的階段 ,現在人們已經習慣通過移動互聯網用微信獲得服務 ,並進行支付 。用他自己的話說 ,“拿著這張站票 ,騰訊還沒有坐下就已經到岸了 ,要上新的大陸了 。所以 ,沒搭上船的基本也不用過來了 。”
之前 ,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Mary Meeker之前發布的《2016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達到6.68億 。而騰訊 、阿裏巴巴 、百度三家公司占據了中國用戶71%的移動消費時間 。而騰訊的微信用戶已經突破7億 。
說到底 ,競爭與發展的問題拚的是格局 。成就別人 ,也就是成全自己 。